大家在學習韓文的時候,會很習慣用中文的方式去翻成韓文
但其實中文的壟言贅字比較多,
像是因為、所以會一起用或者是常常出現「...的...的」很多個的
舉例來說,
1.「媽媽的頭在痛」
直白的中翻韓應該會是어머니의 모리가 아파요.
但其實在韓文的表達中,會省略中間的의
因此會變成어머니 모리가 아파요.
2.「因為下雨,所以沒去公園」
直白的中翻韓應該會是비가와서,그레서 공원에 못 가요.
在韓文中,因為跟所以通常不會並用
所以句子會變成비가와서,공원에 못 가요.
因此在下面的句子,我會用直白的韓翻中的方式翻譯給大家
可以更精確的掌握句子的脈絡
第31~33題為最基本的題型
題目會有一段話,我們則須根據那一段話來選擇所敘述的內容是屬於什麼
上圖為
例句
題目:바람이 붑니다.시원합니다.
中文:風在吹,涼快
接著再看選項
1.과일水果 2.사람人 3.날씨天氣 4.얼굴容貌
可以很明顯地知道,這題的答案是3.날씨
本句單字、文法解析
N=名詞 V=動詞 A=形容詞
바람-風
這裡使用바람이運用到了
1.N+이/가
表示本句的主格,有終聲的字+이,沒終聲的字+가
붑니다-吹,原形為불다
這裡將불다變化成붑니다主要運用兩種文法
1.ㄹ不規則形
當字尾為ㄹ時,下個字開頭為「ㄴ、ㅂ、ㅅ」。則ㄹ會直接被省略
2.V/A+ㅂ/습니다
現在式的格式型態,有終聲的字去다+습니다,沒終聲的字去다+ㅂ니다
시원합니다-涼快/涼爽,原形為시원하다
這裡也一樣運用了V/A+ㅂ/습니다句型
31題
題目:저는 일본에서 왔습니다. 친구는 미국에서 왔습니다.
中文:我從日本來的,我的朋友從美國來
接著看選項
1.음식飲食 2.나라國家 3.요일星期 4.선물禮物
因此可以知道,這題的答案是2.나라
本句單字、文法解析
N=名詞 V=動詞 A=形容詞
저-我,韓文中나也是指我,但저有自謙的用意,所以在比較不熟或對方年紀、地位較大時,會使用저
這邊使用 저는運用到了
1.N+은/는
은/는用來表示主格,但與이/가不同的是,은/는的對象為句子中主要闡述的名詞,有終聲的字+은,沒終聲的字+는
舉個例來說
A.저는 선생님이 아납니다.我不是老師
B.선생님은 내가 아납니다.老師不是我
上述兩個句子中,所要闡述的重點對象不同
以中文來解釋
A句就像在問職業,你是老師嗎?我不是老師,這樣的回答
B句比較像以前在學校會問,下節課的老師是XXX嗎?下課節的老師不是XXX,這樣的感覺
일본-日本
미국-美國
在這兩個國家後加了一個文法
1.N+에서(에서用法有幾種,這裡先介紹句中出現的)
表示從.....,而這裡的從所表示的是地點
왔습니다-來,原型是오다
這裡將오다變化成왔습니다運用這個文法
1.V+았습니다/었습니다/했습니다
動詞的過去式型態
那要如何判斷該加았다/었다/했다的哪個呢?
由單字中''다''的前一個字判斷
다前面的單字母音為ㅏ、ㅗ使用았습니다
*如果本身母音為ㅏ,且無終聲則可直接合併(看紅字範例)
例:
보다(看)->봤습니다(看了)
오다(來)->왔습니다(來了)
가다(去)->갔습니다(去了)
앉다(做)->앉았습니다(坐了)
다前面的單字母音為ㅜ、ㅓ、ㅣ使用었습니다
*如果母音為ㅣ,且無終聲,則在變化時會變成였습니다(看紅字範例)
例:
먹다->먹었습니다 (吃了)
내리다->내렸습니다(下去了)
배우다->배웠습니다(學了)
다前面單字母音為ㅔ、ㅐ、ㅖ、ㅒ則直接+습니다
例:
지내다(過日子/ 生活)->지냈습니다(闡述過去的生活時可用)
다前面單字為하다結尾,直接將하다變成했습니다
例:
운동하다(運動)->운동했습니다(做過運動了)
전화하다(打電話)->전화했습니다(打過電話了)
32題
題目:과자가 천 원입니다.조금 비쌉니다.
中文:餅乾(零食)1000元.有點貴
選項
1.값價格 2.옷衣服 3.직업職業 4.공부學習
可以得知,答案是1.값
本句單字、文法解析
N=名詞 V=動詞 A=形容詞
과자-餅乾
천-千
韓文數字&漢字數字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|
韓文數字 |
하나 |
둘 |
셋 |
넷 |
다섯 |
여섯 |
일곱 |
여덟 |
아홉 |
열 |
漢字數字 |
일 |
이 |
삼 |
사 |
오 |
육 |
칠 |
팔 |
구 |
십 |
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|
韓文數字 |
열 하나 |
열 둘 |
열 셋 |
열 넷 |
열 다섯 |
열 여섯 |
열 일곱 |
열 여덟 |
열 아홉 |
스물 |
漢字數字 |
십일 |
십이 |
십삼 |
십사 |
십오 |
십육 |
십칠 |
십팔 |
십구 |
이십 |
30 | 40 | 50 | 60 | 70 | 80 | 90 | ||||
韓文數字 |
서른 |
마흔 |
쉰 |
예순 |
일흔 |
여든 |
구십 |
|||
漢字數字 |
삼십 |
사십 |
오십 |
육십 |
칠십 |
팔십 |
아흔 |
|||
百 | 千 | 萬 | 億 | 兆 | 零 | |||||
韓文數字 |
온 |
즈믄 |
드먼 |
잘 |
X |
공 |
||||
漢字數字 | 백 |
천 |
만 |
억 |
조 |
영 |
黃色標記為不常使用的字
韓語的數字分為兩種
1.韓文數字
數數量(一個兩個......)、時間、年紀
2.漢字數字(發音跟中文較像)
報號碼(電話、住址、身分證.....)、年分、月份、日期、樓層
원-元(錢幣單位)
這邊在원後面接上了입니다,運用了
1.N+입니다
表示 是.....(肯定句),若為疑問句則是使用입니까?,表示是....嗎?
조금-稍微/有點
비쌉니다-貴,原形비싸다,並運用V/A+ㅂ/습니다表示現在式(文法介紹請看本文章例句)
*비싸다-貴 싸다-便宜 ,兩個單字一字之差,但意思卻是相反的喔
싸다-便宜 사다-買,兩個字讀音差不多,但書寫方式不同,意思也不一樣
33題
題目:아버지,어머니는 서울에 삽니다.회사에 다닙니다.
中文:爸爸媽媽住首爾,來回公司
選項有
1.나이年紀 2.숙제作業 3.방학放學 4.부모父母
由此可知,答案為4.부모
本句單字、文法解析
N=名詞 V=動詞 A=形容詞
아버지-爸爸,也等於아빠
어머니-媽媽,也等於엄마,而在後面加上的文法是
1.N+은/는
은/는用來表示主格,為句子中主要闡述的名詞,有終聲的字+은,沒終聲的字+는
서울-首爾,在首爾後加上了一個助詞
1.地點+에(에的用法很多種,這只是其中一種)
表示在.....地方
삽니다-住,原形為살다,文法為V/A+ㅂ/습니다及ㄹ不規則形(文法介紹請看本文章例句)
회사-公司
다닙니다-原形為다니다,使用到V/A+ㅂ/습니다(文法介紹請看本文章例句)
以上為60回TOPIK1 31~33題分析,喜歡可以幫我分享
或有什麼想讓我分享的,都可以留言喔!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